议案建议

关于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

来源:    发布时间:2019-12-09 08:57:50    字体大小:【      】  打印

为了贯彻省市政府大力促进民营经济三十条有关精神,助力埇桥民营经济发展,促进青年就业创业,我们从民营企业和职业学校学两个层面做了专题调研,建议发挥平台作用,改善企业用工环境,积极破解青年就业创业难题,以实际行动助力埇桥区民营经济发展。

一、企业用工与青年就业创业“两难并存”

通过深入到埇桥区中矿三杰、金路集团、欧歌服饰、淮宿建材等有关企业和部分职业学校调研。发现用工难与创业难“两难并存”。

从调研的16家企业和3家职业学校看,目前,有9家企业存在因招工难而缺工问题,占被调研企业总数的56%。其中技术工人、一线工人缺口最大,占缺工总人数的75%。整体来看,服装、机械加工、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问题比较突出,其中个别中小型私营企业缺工更为严重。我区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原因:一是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。一方面企业经济发展,缺工现象十分突出,另一方面城镇富余劳动力、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合适就业岗位,呈现结构性失业和民营企业缺工并存现象。二是工资福利待遇偏低、工作环境较差,致使就业岗位缺少吸引力和稳定性,多数劳动力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,导致劳动力招不进、留不下、稳不住。三是校企融合不到位,对接渠道不畅。

同时,宿州市青年学生也面临就业创业难:1、对口率不高。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。通过跟踪调查发现,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,另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不完全对口,只有近一半的毕业生工作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。2、待遇不具有吸引力。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,青年学生工资最低的只有1000-1500元月左右。调查还显示,学生就业后吃住水电开支平均在350元月左右,吃住并不是主要开支,最大消费开支是手机费和上网费,月平均达到了450元,再加上日常其他开支200-400元,则每月薪资所剩无几,也就是说大部分就业学生成了“月光族”。3、就业稳定性差。据近期就业调查统计,学生的就业稳定率仅有60%左右,所反馈的信息更是令人担忧。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,也有近一半的用人单位认为青年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思想不够稳定。除此之外,创业环境有待改善。相比于徐州淮北等地,我市青年创业园区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等原因。

二、加大宣传引导,发挥行业协会等平台作用

建议由党政领导、专家学者、青年典型共同构成的就业创业专家指导团,深入学校、企业、社区等青年较为聚集的场所,采取政策法规解读、热点问题解答、典型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,引导青年就业创业、求富求进。开展埇桥青年创业奖、埇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等评选活动,宣传表彰一批创新创业成才、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青年创业典型。开展青年企业家进校园、大中专生创业教育等活动,引导青年创业发展,开展“赢在校园”大中专学生创业项目对接会,推动创业项目实现市场转化,大力激发大中专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。联合相关社会媒体机构,开设“埇桥青年创业进行时”专栏,对优秀青年创业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。

1、发挥创业服务平台作用。

依托宿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、埇桥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、埇桥区企业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,扎实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。借助专业培训、项目培训、网络培训等方式,有计划、有组织、有针对性的对各类青年群体进行技能培训,逐步构建完善的全区青年就业创业培训体系。针大中专学校学生,大力开展企业教育课程、青春创业大讲堂等活动。针对城市青年,组织开展创业培训、订单式培训。针对农村青年,广泛开展春季培训行动。同时,大力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创富示范基地建设,预计建设示范基地50个,提供就业创业见习岗位会超过10000个。

紧密围绕青年创业需求,建设埇桥区青年创业园,为创业青年提倛一站式孵化服务。为青年提供融资服务、导师服务、商务服务。使青年从项目预孵化、企业预孵化、初创期孵化、成长期孵化直到加速期孵化都有园区承接。开展青年创业模拟实训,增强青年创业者的经验和本领。针对经验匮乏、路径陌生、市场熟知程度不足等问题,建立青年创新创业实训基地,全仿真模拟制造、销售、物流、广告等公司,以及银行、工商、税务、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,锻炼青年的判断、决策、协作、管理能力。

2、发挥人才培养平台作用。结合企业人才需求与青年就业创业需求,搭建人才培养平台。为更多青年创业兴业解决困难、创造条件,通过实施埇桥区技能人才培养计划,遴选培养对象,建立档案,录入全区人才数据库,开展结对帮扶,提供政策、资金、培训、科技等服务。重点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、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、青年致富星火培养计划、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来埇桥创业,积极为埇桥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型、创业型、技术型人才。

采取导师帮带、园区承载、资金扶持、跟踪服务、典型带动等举措,培养100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。采取完善培养体系、创新培养模式、加大支持力度等措施,培养、选树1000名埇桥区青年岗位能手。按照“一村人、一人一业”的目标,遴选100名村村青年致富星火带头人,进行跟踪服务和指导。

3、发挥创业资金平台作用。一是小额贷款担保。制定细化为创业群众提供金融支持的扶助措施。如,凡属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和符合条件的人员从事微利项目,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,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,贷款利息由财政贴息。二是设立青年创业就业基金。通过争取财政支持,吸引社会资金,设立如田园小康项目基金,采用小额资助,直接到人,滚动运作,爱心传递的运作模式,按每个项目3000—5000元左右的标准将资金直接发放到有志创业的农村青年手中,并通过提供项目、技术、培训、市场信息等扶持,帮助他们立足乡土,自主创业,成长为“有文化、懂技术、会经营”的新型农民。三是设立大学生“村官”创业启动资金。鼓励支持大学生“村官”立足基层、干事创业、锻炼成长而实施的创业项目,每个项目提供1-10万元的启动资金,扶持大学生“村官”围绕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生态建设领办创业项目,实现带头致富,带领群众致富。

三、改善企业用工环境,提供就业创业的家园

开展就业监测制度,及时掌握用工动态,以掌握合同管理签订、落实工资支付监管长效机制等为重点,开展用人单位诚信评价活动,认真排查欠薪企业,及时预防和处理违法行为,扩大劳动用工年检、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的覆盖面,形成强有力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,彰显劳动保障法规的严肃性、权威性和影响力。引导企业牢固树立靠事业留住员工、靠感情联络员工、靠待遇增加员工的新理念,合理提高工资待遇,尊重员工生活、休息等各项合法权益和劳动价值,自觉用环境留人、真情留人、待遇留人,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、认同感,使员工“招得进、留得下、稳得住”,逐步实现员工工资收入随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新机制。

就业是民生之本,创业是青年未来。兜牢就业创业这个民生“底线”,需要多策并举。既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导向作用,向社会传导有效信息,促进供需双方交流选择,也要坚持市场导向,转变劳动者传统择业观念,促进多向自主就业创业。更要发挥企业用工主体的作用,搭建人才发展的平台,吸引人才、培育人才创业就业。